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科普教育志愿服务总队 > 最新动态 > 内容

珠宝鉴定专家教你“慧眼识‘珠’”!快来围观大型“鉴宝”现场~

发布日期:2019-07-03

分享到:

随着电视上各类“鉴宝节目”的热播,你是否崇拜着珠宝鉴定大师的火眼金睛?想不想也拥有鉴别珠宝真伪的特殊技能?钻石怎么买才不“被斩”,玉镯怎么挑才不吃亏?面对琳琅满目的珠宝柜台和看似复杂的鉴定证书,如何看破商家的“珠宝美容陷阱”?7月3日,静安区科协携手上海科普教育促进中心,在环智国际大厦开展了“扬志愿风采、享科普生活——2019专家志愿者走进三区互动交流活动”之 “慧眼识‘珠’”科普沙龙活动,邀请了来自上海科普教育志愿服务总队、上海社区科普教育志愿服务分队的专家志愿者,和大家分享珠宝玉石的基础鉴别和选购技巧。

玻璃琉璃圆珠冒充翡翠手串,玻璃猫眼冒充天然猫眼,翡翠手镯B货冒充A货,人工合成宝石冒充天然宝石……这些都是市面上常见的“珠宝陷阱”。招博文专家作为国家金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宝玉石实验室工程师,长期从事珠宝玉石鉴定与研究工作。他介绍,这其中,要数经过商家“美容”的翡翠饰品最具迷惑性。很多人都知道,翡翠分为A、B、C货。其中A货指的是天然翡翠原料的制成品,其质地及颜色没有经过人为改造,保持其天然的本质,经过长年佩戴后依然能够光亮如新,具有保值和投资性。B货则是指经过强酸强碱浸泡、聚合物充填、加热固化和抛光等一系列操作后的翡翠。酸碱浸泡之后的翡翠,脏的杂质被泡掉了,但同时翡翠的质地也被完全破坏了,没有玉的韧性,松软而充满空隙,为了在外表上看不出来,又在空隙中加入了透明的人造树脂。所以B货翡翠看上去颜色都很漂亮,质地都很通透,但它的价格却很低,不具有收藏保值的价值很多人不小心买到B货的原因,就是B货往往看起来又好又便宜。C货是指翡翠经过人工染色,在原本没有颜色的翡翠上人为地加上颜色,颜色漂浮、不真实。市面上甚至还有不少“B+C”货(酸蚀漂白+有色胶充填处理),以次充好卖给消费者。现场,专家志愿者通过大量的图示和细致的讲解教大家如何通过肉眼初步观察翡翠饰品的优劣,如经过漂白充填处理的翡翠光泽暗淡、表面有酸蚀网纹,经过染色处理的翡翠颜色呈蛛网状分布等,现场的白领们纷纷拿起手中的常用检测工具仔细端详。

“很多消费者缺乏专业知识,购物时轻易听信销售人员的宣传,以为自己捡了漏、占了便宜,结果买到的是并不值钱的东西。”专家表示,每一种玉石的密度不一样,手感、颜色自然也不同,市民在购买珠宝玉石时可观察外形和色泽,并向商家索要鉴定证书。

  “现在有些证书看着像真的,其实也有造假的现象,所以在购买和田玉或者翡翠这类物品的时候,最好是先到当地权威机构做鉴定才更妥当。”专家志愿者建议消费者可以坚持要求对方出具独立的第三方的鉴定证书,这样的鉴定书才有公信力,才能起到自我保护作用。

现场,专家还简单地教大家如何结合和核对鉴定证书,尤其要确认证书与实物的匹配度和鉴定机构的权威性。消费者可以查看证书上是否有CMA认证标志和计量认证编号,此编号可以在网上查证,假冒的鉴定证书不具有网上查询功能,如果查不到,就说明没有得到认证。

不少白领兴致勃勃地从家里带来了心爱的首饰,专家志愿者现场一一“鉴宝”,结果却是有人乐开了花、有人深受打击。刚刚给自己的翡翠手镯做完检测的女士表示,现在人们生活好了,很多人、尤其是女士都喜欢购买珠宝玉石饰品,然而现在的市场上鱼龙混杂,大多数消费者都缺乏相关的鉴别经验,谁也不敢保证买到手的玉石的品质。“今天的活动很受欢迎,我们很需要这样的科普知识和权威检测,而且还是免费的,希望以后这样的科普活动多一些。”